最近,国内AI人才高薪也难求的消息传遍整个互联网。
据第一财经报道,今年一些AI企业给应用毕业生的薪资已抬高了10%-20%,尤其是博士应届毕业生的薪水从去年的50万元猛增至80万年。
但是,AI人才短缺问题依然严重,不少企业都表示,应聘者寥寥无几。
另一方面,据AI初创公司Diffbot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中国竟有62%的AI专业毕业生选择去了美国!
该报告还指出,目前全球大约有20000多人拥有机器学习方面的技能。
虽然全球培养机器学习人才的十大知名大学中五所大学在中国,其中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上海交大和中国科技大学共培养出了12521名毕业生,但这些毕业生中只有31%留在了中国,而62%投奔美国。
报告也宣称,美国是全球机器学习人才主要集中的国家。
目前有近221600名拥有机器学习技能的人在美国工作,占全球约31%,也就是说,在美国工作的AI人才已经占据绝对优势,甚至比其他9个国家的综合还要多。
从中可以看出,国内AI人才之所以紧缺,除了相关专业较少外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被美国“挖角”了!
那为什么美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?
从政府到学术机构的良好学术氛围
无论是计算机科学,还是AI,美国布局都领先全球,人才数量自然最多,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和研究氛围。
从人工智能年度最大盛会NIPS 2017的数据可以得知,论文数量排名前十的学术机构依次为麻省理工学院(MIT)、斯坦福大学、卡内基梅隆大学(CMU)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(UC Berkeley)、佐治亚理工、普林斯顿、牛津、UIUC、康奈尔和清华。
其中美国高校占据了前十位中的8个,并且包揽前6位!
位列前4位的麻省理工学院(MIT)、斯坦福大学、卡内基梅隆大学(CMU)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(UC Berkeley)不用说,都是任何一个攻读AI和机器人学博士专业学生梦寐以求的四大名校。
大量AI领域的先驱和专家都出自其中,其权威性不言而喻。
清华能够排名第十位,已经实属不易,但光从高校上就能看清中美之间的差距。
有人总结,无论是学术、产业,还是产学结合,美国至少领先中国10倍。
所以,如果想要攻读AI专业的博士的话,不去美国去哪里?
此外,美国作为全球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,不管是计算机科学的普及,还是在各类基础科学的研究上,都领先于全球。
不仅如此,美国白宫早在2016年就发布了一份长达58页的报告《准备好人工智能的未来》,由总统办公室与美国科学和技术委员会(NSTC)共同发布,对美国政府未来应对人工智能的方式进行了研究、记录和建议。
其中不仅设立专职负责机构推动人工智能落地,而且要求AI从娃娃抓起。
例如,在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关于如何赋能下一代的演讲中建议,所有美国学生,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高中,都应当“学习计算机科学,在科技驱动的世界里用计算机的思维技巧去武装自己”。
目前,美国已建立并开始维护相应的研究者队伍,其中包括计算机科学家、统计学家、数据库和软件程序员、图书馆学家,以及具备特定数据科学知识的档案保管员。
总之,美国已从顶层设计入手,规划了比较完备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,促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的形成。
用离谱年薪挖人的巨头雇主
在政府的支持和学术结构的不断探索的同时,也离不开美国科技公司对AI投入的巨大热情。
据NIPS 2017报告显示,在AI研究领先的全球Top 20企业中,谷歌第一,微软以其精英研究部门Microsoft Research unit位居第二,而Facebook以其FAIR位居第三。IBM Watson排在第四。
从论文来看,谷歌与DeepMind一起,共有152篇,几乎占据所有论文的15%。
在产学研方面,谷歌还与不少高校保持密切合作关系,在排名前17的高校中与谷歌合作的就有7家。
并且,谷歌还与企业或高校合作发布了85篇论文。
此外,《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》中还指出,全球超过一半领先企业诞生在美国,美国拥有领先企业数量位居第一,共有26家,占据总量的53%。
在科技巨头AI团队的规模估计上,谷歌以1400人为例榜首,其次为微软的1000人和IBM的900人。
而百度和腾讯紧随其后,分别为450和400人。
在巨头AI团队负责人方面,中国出身的比例为32%,高于美国的26%,可见美国对AI人才的吸引力远高于中国。
李开复曾公开透露,“在硅谷,做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博士生,现在一毕业就能拿到年薪200万到300万美元的录用通知,三大公司(谷歌、Facebook和微软)都在用不合理的价钱挖人。”
中国AI产业正奋起直追
回到中国,目前我国也已提出AI发展规划,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,从政府、企业、高校、协会不同路径出发,谋求成为世界AI中心。
2017年7月,国务院印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,明确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,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、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。
同时,国内BAT等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吸引AI顶级人才回国,结合国内毕业于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邮电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20所高校的AI人才,逐步形成新的人才高地。
由于国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,庞大的数据量早已成为各大巨头手中的“杀手锏”,同时对于AI来说,海量的数据也是研究和应用重要的支撑,也有利于海外人才的回归。
如今,国内AI相关的应用场景层出不穷,涉及各行各业。不少业内专家、学者都认为,在应用方面中国已领先美国。因此,应用和数据的相结合,无疑将为深入研究以及商业落地带来极大的便利,也是吸引AI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此外,据《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》报道,目前中国正迅速迎头赶上,现在每年撰写的深度学习研究论文数量超过其他任何国家,而且在初创公司融资方面也超过了美国公司。
人才的培养是系统的工程,不能一蹴而就。
目前,国内AI人才的短缺,主要受限于长期以来未能形成相关人才培养的机制、顶层人才远在美国硅谷和国外高校、一线互联网和科技人才培养和转岗需要时间等因素,所以仍需奋起直追。
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导向、学术机构的人才培养、企业的深入布局以及外海人才回归等利好的推动下,我国AI“人才荒”问题势必会得到有效的缓解,力争缩短差距,迈上AI发展的快车道。
然而, “人才荒”之后,高薪还会有吗?